崇武石雕,惠安石雕,雕刻石雕

古铭石材

资讯动态
News

撑起一座寺庙,古建寺庙大殿的就是石雕柱础

2020-09-12 11:57:59

  柱础,顾名思义,即柱子的基础,除古时偶用金属材料外,绝大部分为石质,因此民间俗称柱础石,亦有磉石、磉盘之称。它是中国传统建筑雕刻中基本的构件之一,对于木构建筑来说“一个萝卜一个坑”,一根柱子一个柱础,柱柱皆有,缺一不可。

  

石雕柱础


  梁思成先生说过的一段话,简明扼要地指出了柱础的功用:“柱础主要的功用在(于)将柱身集中的荷载(分)布于地上较大的面积。我国建筑结构自古即以木料为主,而柱础却均以石(为材料),因石质既可防潮,且高出地面,可免柱脚(遭)腐蚀或碰损之虞。”

  柱础首要的功用,是承受由柱子传来的屋顶(和梁架)荷载,并将其传送到地基上。石材有很强的抗压性,再加上柱础的断面比柱子直径大,础下的方石就更大,柱子传来的荷载通过它可以均匀地传达给地基。柱子并不是硬生生地接在柱础上,而是有一定的活动空间,在地震的强力作用下,整座建筑犹如踩在滑板上,抗震性能极佳。在中国历史上,木构建筑经历强震后柱子偏离柱础、甚至落在柱础之外,整座建筑仍完好无损、屹立不倒的例子可谓屡见不鲜。

  

柱础


  承重柱础

  《淮南子》有语:“山云蒸,柱础润。”——山中云雾缭绕之际,柱础也湿了。民间也有“础润而雨”的说法:每年梅雨季即将开始时,空气湿度骤增形成返潮,柱础也跟着受潮了——换言之,要是没有柱础,受潮的就是柱子了。中国传统建筑古建雕刻以木为主要构材,木不但怕火,也怕潮,所谓“朽木不可雕也”,木长期受潮会慢慢腐朽坏掉,对于木构建筑来说不啻是灾难;而柱础是石质,不但不怕潮,还能够有效地隔绝潮气,从而保护(木质的)柱子不受地气侵袭而受潮腐败。寺庙石雕

  南北方的气候差异,在柱础上表现得尤为明显:南方湿润多雨,柱础明显较高;北方干燥少雨,柱础也就低矮得多。再者,踩着柱础这块“垫脚石”,柱子的腿脚不容易被磕碰而损坏,也延长了使用寿命。

  

柱础


  防潮柱础

  在漫长的岁月里,柱础经历了由简而繁、由拙朴而华丽的演变过程。早先柱础不是鼓形就是圆柱形,仅装饰简单的浅浮雕花纹或线条;后来明显变高,形式也有变化,装饰愈加丰富。成书于北宋年间的《营造法式》堪称中国传统建筑行业的“圣经”,书中对柱础的形式、比例、装饰纹样等都做了详细规定。

  尽管如此,宋以后,特别是清以降,民间的柱础不拘一格乃至花样百出,完全抛开了《营造法式》设置的条条框框。这想必是因为柱础石体量比较小,好折腾;在建筑中所处的位置虽偏低,但毕竟在人的视线之内,好显摆,所以工匠们乐于在柱础上大显身手炫技秀才艺,房屋的主人们也乐于在柱础上表达自己的身份、地位和情怀,一拍即合。

  

柱础


  古建柱础

  至此,柱础成了中国传统建筑中一道靓丽的风景,即使脱离了它所栖身的建筑,也往往会被人挪作他用而毫无违和感,甚至被当作石雕艺术品收藏起来。


标签

上一篇:中国古建筑中的祠堂文化2020-09-03
下一篇:浅谈石雕的日常护理2020-09-15

最近浏览: